
-
杨老师 15962265536
-
彭老师 15962256606
-
闵老师 13661817421
社群分享一般是一对多,由一个分享者主*导输出,其他人学习。还有一种形式是社群讨论,这种形式主要是通过一个话题,每一个群成员都参与进来,通过相互的讨论获得高质量的输出。
运营者可以从3个阶段准备一次社群讨论。下面跟着苏州影视制作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讨论准备时
(1)Who
开展社群讨论时,运营者就需要建立内部管理组,小组内有重要信息时,小组成员要及时沟通、做出决策。小组成员比较重要的角色有3个。
①组织者
如果有群成员提出一个好的话题,并且有自己的想法,一般来说,就由这个人担任本期的社群讨论组织者。
②配合人
如果是群成员第*一次做主持,大多没有经验,因此在群成员进行主持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比较有经验的人全程配合,一旦出现意外情况,配合人可以及时帮忙。
③小助手
小助手需要协助组织者和配合人做一些细小的琐事,并且还需及时回应,活跃社群内的气氛,带动整个社群的讨论。
(2)What
每一场社群讨论的流程可以固定,但zui难的往往是话题的确定。一个话题的好坏基本上决定了这场社群讨论能否活跃。因此,组织者在确定话题的过程中,设置的话题不能太大、太沉重,要简单、易讨论,有情景感、参与感,并能结合热点话题。
(3)When
组织者要告诉群成员什么时间点来参加讨论。假如确定好了讨论的时间,组织者就需要提前安排时间,避免因为有别的事而无法组织互动问答。一般来说,每个问题的讨论时长为半个小时。如果群成员讨论很热烈,就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如果上一个问题的反应较为冷淡,则可以减少时间,提早进入下一个问题的讨论。
2.讨论进行中
如果组织者已经做了充分准备,那么接下来的整场讨论就可以按照互动稿上的内容进行,不过也需要注意根据情况进行适当变动。
一个问题讨论的时长是30~40分钟,组织者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如果没有太多社群分享的经验,就需要提前设想在分享的不同过程中应该说什么话,并写下来作为过程稿,可以发到内部管理组让大家帮忙看看并提出意见。
3.讨论结束后
讨论结束后,组织者应当对本次分享的群成员发言进行汇总,并对本次组织的社群讨论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整场分享很成功,这是为什么?
气氛比较冷清,又是为什么?
应该怎么去改进?
总结完之后,组织者可以发到内部管理组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方面让大家提意见,另一方面通过这个总结的过程,组织者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或不足,为下一次组织社群讨论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