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老师 15962265536
-
彭老师 15962256606
-
闵老师 13661817421
在短视频创作中,用户的转发、分享行为也是平台衡量作品优劣、是否受用户喜爱的重要参考数据。通过用户的转发与分享,对创作者而言,可以清晰知道什么内容会受到用户的喜爱,这对今后的创作方向有帮助。用户对一则短视频内容的转发、分享的本质,是内容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换句话说,用户通过我们的内容可以共情,或产生代入感,“好的内容犹如一面镜子,让用户看到自己,发现内心深处未知的自己”。
江苏短视频拍摄表示短视频的内容可以让用户自发分享、转发的前提是他们对其认可并赞赏,是该内容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成为“代言人”,要么表明自己的态度,要么传递自己的心声。
一则优*质的内容可以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中间的纽带,架起两者沟通、交流的桥梁,让用户认识创作者。所以,我们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且表达对方的心声,激发用户转发、分享内容的原动力。具体来说,这有5个创作技巧。
一、触及内心深处,调动情绪的力量
在短视频的创作中,那些触及内心深处的内容会调动情绪的力量,更容易让人做出转发、分享的行为。在传播学中,能够唤醒人们的敬畏、怀疑、焦虑情绪的内容容易被转发。相反,那些悲伤、抑郁的情绪则不利于传播。所以,在各个平台上那些有关家暴或者老人被虐待的内容容易被分享和转发。在积ji的情绪中,幽默、快乐、开心更容易被用户转发,毕竞带给别人快乐,也会让自己开心。为了让更多的用户转发、分享创作的内容,我们可以让每个人感受的某种情绪通过内容淋滴尽致地展现出来,让用户感同身受。
一位生活类的创作者记录了自己在街头遇到的一只快乐的小狗,它在街头的一排矮矮的圆形围挡墩上跳来跳去,像一只小精*灵,而且它从这一端跳过去之后接着会跳回来……这条短视频瞬间唤醒了用户内心zui深处、zui纯粹的快乐。这种情绪力量让每个人感到身心愉悦,然后希望将这份简单、纯粹的快乐传递给别人,所以就做出转发、分享的行为。
有一位正能*量的创作者记录了自己在街头碰到一位蓬头垢面的打工者,他正蹲在街角啃馒头。创作者没有直接购买食物送给他,而是买了两份盒饭、一份饮料假装偶遇,将东西放下系鞋带,然后与他攀谈。创作者说自己要去取快递,先让打工者保管手中的东西,并留下自己的电话(装盒饭的袋子里有名片)。过了一会儿,打工者给他打电话问什么时候把东西拿走,创作者说那是送给他的,并叮嘱他注意身体,打工者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是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不要放弃梦想。
这则短视频将感动的情绪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来,创作者没有直接将食物给予对方,担心误会,等到离开后再说送给对方,既将食物送了出去也保留了男人的面子,所以对方才会泪流满面。
对那些转发的用户而言,感动源于创作者的那份心意,感动源于打工者对事业的追求。还有一位生活类的创作者采用第*一视角的方式记录了直上、直上、左右摇摆的娱乐项目,通过他的视角就能感受到紧张、刺激的氛围。这则视频让近20万用户转发分享,让没有亲身经历过的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到紧张、刺激的情绪力量。很多人之所以愿意转发,就是因为找到了情绪上的共鸣。
二、自我代入感让用户身临其境
当我们创作的短视频让用户有了自我代人感,可以对外传递自我心声、表达自我观点,或完全感受到自我得失时,他们就更容易做出转发与分享的行为。代入在数学中就是代换的意思,比如A+B=C,当A=1时,就有了代入的产生。代入感,广泛来说,指在小说、影视作品或游戏中读者、观众或玩家产生一种自己代替了小说或游戏之中的人物而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当我们阅读时会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人物行为产生共鸣,让自己想起了往事或是勾起了难忘的回忆,与书中的人物拥有了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这在观看一些影视作品时同样也会出现。
有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满足了很多人自我代入的情感需求,这种需求的背后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补偿机制。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但是总要找一些如意、快乐、令人愉悦的事情作为内心的抚慰。
一位情感类的创作者以代入感的方式创作了“爱一个人要有底线”的视频,站在曾经深爱一个人的角度表达了对爱的态度:“如果你心里有了别人,讲清楚,我退出;如果你不想爱了,讲清楚,我退出。爱一个人要有底线。”这条短视频的转发、分享数量与点赞量接近持平,也就是说看完内容的用户不仅认同其传递的观点,也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对于感情的态度。这就是自我代入感,可以让用户身临其境,成为自己向别人表达观点的一种方式。比如,有的创作者会以具体的知名人物作为创作方向,目的就是通过具象的人物让用户产生对号入座的代入感,赞同传递的核心观点后给予转发、分享。
当我们使用自我代入感进行创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情感代入
情感代入就是以主打情感诉求、个性态度、鲜明观点作为创作方向,让用户看完之后认同并愿意通过分享的方式,代替自己发声,表明立场。具体的方式就是以具体的场景介入具体的问题,站在一个立场上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表明这就是自己的心声,这就是自己看待世界的态度。
2.身份介入
除情感代入之外,身份介入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身份介入就是将人按年龄、职业、位置、诉求等维度细分,围绕人群具体的多元化需求,表达态度,祖露心声,让用户看完之后感同身受。
三、分享价值:让价值建立个人对外形象
有一项数据显示,百分之90以上的调查者在分享信息时会考虑信息对接收者的价值。事实也是如此,在我们的社交圈中经常可见一些朋友喜欢转发有价值的知识。同时,当我们看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时,也喜欢将其分享给自己熟悉的朋友或发送到社交圈里。
分享价值可以让价值建立个人对外形象,让别人通过有价值的内容与我们建立沟通渠道,同时也会通过不断分享有价值的信息,让社交圈里的朋友认为我们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这就是用内容不断输出塑造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个人形象。有价值的信息必*须能解决用户的需求、痛点,或是围绕具体的问题答疑释惑,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等。比如,一位生活类的创作者围绕很多人平时衣服较多,在衣柜里整理不方便的痛点,巧妙使用衣架简单整理后,所有的衣物变得井井有条,而且收纳简单,取放方便。这条短视频让很多人看后感觉内容实用、方便,虽然没有亲身实践,但是看到如此有价值的内容也会选择分享、转发。
一位短视频创作者注意到很多人夏天喜爱吃西瓜,但是在切西瓜的方法上各有不同,要么不够美观,要么大小不一。创作者通过一个仅有4步的简单方法,瞬间让既美观又整齐的西瓜呈现眼前。这条短视频的转发量瞬间超过十几万,因为实用、有价值,很多人把它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里,告诉自己的朋友如何正确切西瓜。
当我们以分享价值的方式创作内容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创作的内容要有垂直、专*业、有价值。不要试图创作一条内容解决所有问题,而应围绕垂直领域的一个问题,给予专*业、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用户喜爱并转发。
第*二,创作的内容以某一类人群的诉求为主打。当我们以某一类人群的诉求为主打时,就会看到他们面临的困惑、痛点、难点,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然后就能得到这类人的认同、转发与分享。但是,在创作时要先搞清楚两个问题。其一,这类用户的基数有多少?如果偏少,创作的内容也会偏冷门,不会有太多人感同身受。尽量选择人数多的受众群体。其二,提供给用户价值的内容是高频次的,还是偶然事件?我们一定要选择高频次的难题,因为这样,才会让更多的用户愿意分享,毕竟这是大家共同面临的难题。
四、共情效应:向往美好
共情,也被称为神入、同理心。很多大众事件之所以成为热点,就是因为这些事件的背后符合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网友会对其产生同情、向往、激动、不满等情感。其中,向往美好是大多数人共有的诉求。
一位旅行类的创作者创作了国外某地风景如画的视频内容,搭配着令人愉悦的背景音乐,顿时让我们卸载了内心的压力,忘却了生活的烦恼,完全置身在如诗如画的风景里,幻想着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无忧无虑地生活。
这条短视频之所以被很多人转发,就是因为采用共情效应中的向往美好,让每个人都看到了生活zui美好的一面,愿意与身边的朋友一起分享。当我们使用共情效应中的向往美好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向往美好的背后,是暂时可望而不可即的仰望。不仅仅是旅行类的视频,生活、情感、工作上的梦想收获都可以实现共情效应,也是于向往美好的范畴,它的背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仰望。每个人都有对美好的向往,这是人的本性。当我们创作内容时,要么围绕大多数人向往美好的共性特点,如事业成功、诗意生活等;要么围绕一类人群的需求,展现这类人zui想得到、zui渴望得到的东西,就是大家zui喜欢的内容。
第*二,向往美好的背后,是拉关系、选择站队的结果。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指出,人们需要提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从而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当我们选择共情效应创作时,可以采用“拉关系”的方式与用户站在一起,让用户觉得我们是“自己人”,代表自已说了该说的话,表达了该表达的内容。只有赢得用户的信任,他们才愿意分享你的内容,转发给同类用户。
所以,在创作时可以采用和朋友对话所用的方式表达,比如“当你zui累的时候会选择去哪里?我往往会选择去这里”。通过“拉关系”的方式,让用户认为你说的都是他内心所思所想的美好未来,这样就会得到更多用户的分享与转发。
除了内容是用户向往的未来,还可以在沟通上采用对话或者刻意站在一类人的角度描述未来,这些都可以激发用户的共情心理。
五、乞讨效应:用示弱赢得用户关注
乞讨效应就是指人们善于争取,善于自我表现,善于主动沟通而得到领导赏识、他人关注、同情等心理效应的现象。
比如,在街边乞讨的乞丐往往都会扮作衣衫湍楼、可怜兮兮的样子,而且还会选择在闹市的街头将自己的悲惨遭遇展示给路人,同时还不停磕头作握……这些都是为了获取路人的同情,达到获取钱财的目的。
乞讨效应在网络随处可见,有很多网民大多都有“罗宾汉”情结,只要看到涉及弱势群体的相关内容,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往往第*一时间就会选择站在“弱势”一方,扮演“键盘侠”角色,这是因为乞讨效应会让人不由自主产生同情之心。
在短视频的创作中,乞讨效应可以用示弱的方式赢得用户的关注,对于内容中的人物遭遇也好、事件观点也好,通过转发分享表达自己的态度。
示弱不是在内容中以悲惨的方式让人刻意同情,而是以zui真实的状态不回避喜怒哀乐,展现人物zui真实的一面。比如,一位生活类的创作者通过短视频记录自己的情感经历,面对情感上的分分合合,她不会回避,而是以zui真实的状态流泪、哭诉,表达内心zui真实的情感。很多人在看后纷纷留言,还会把视频分享给身边的人,就是让别人看清楚感情对一个人的伤害有多大,或许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如今自己面对这样的事情的观点是什么,一定要一吐为快。
乞讨效应中的示弱也是不回避自己的缺陷、不完*美甚至遭遇的各种失败等。这一类创作以Vlog形式居多,真*正以记录自己在生活、工作、创业、情感上的遭遇为主。当我们不回避人生的种种经历时,用户就更愿意给予支持,以同情、支持的态度转发、分享内容。
我们在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刻意摆拍,而要以真实的状态示人,将当下那一刻的感受以视频化的语言淋滴尽致地展现出来;第*二,示弱不是目的,而是我们在遭遇失败时依然不忘美好,没有就此似旗息鼓,让用户真*正认为给予鼓励是一种正确的选择,让用户对我们的内容产生陪伴感。